Sunday, October 16, 2011


星洲日报《纵目乾坤》第卅一篇
《为历史补遗》

董总主席叶新田日前在接受星洲日报专访时提出“华教运动应提倡群众历史观,华教代表性人物与无名英雄并重”的论点。

对于他指出过去不少研究者,只把眼睛聚焦于几个典型领袖人物身上,很多地方上的领袖和群众的历史地位已被忽略的论点我非常赞同,但要补充的是,莫说无名英雄,许多有名英雄至今尚无人研究的也不在少数,同时不只是华教人士,在政、经、文、教、人权、社会、福利等各领域、无论出身中文或英文源流、无论性别,只要曾经在国家发展上做过贡献的都应该有人研究与收集整理,因为走过必留下痕迹,而他们的足迹往往是对质疑华裔建国贡献者的最有力控诉。


在华教人士方面,以朱运兴这样一位曾经因为维护华文教育与华教人士紧密合作而受联盟政府排挤,甚至在退出马华成为独立人士后仍继续通过政治与乡团组织为华社教育事业作出奋斗与贡献的我国第一位华裔副教育部长为例,如果不是因为霹雳海南会馆出版了一本根据报章剪报和朱运兴先生遗留下的资料,由萧洋先生整理的《朱运兴评传》,有关他的资料可能至今还是散落各处,即便如此,对于当时他的副教育部长职是如何被撤,至今可以反映历史真相的资料尚未出现,同时针对朱运兴个人的学术研究,至今阙如。
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成为教总法律顾问,于19611964年长达3年期间,从本国法庭上诉到英国枢密院义务为林连玉公民权被褫夺一案义务抗辩、于1957125日受教总委托为涉及钟灵11.23学潮事件而被开除的68名学生担任上诉律师,甚至有资料显示曾经参与协助草拟独立大学章程草案和于数年前捐赠20万令吉设立林连玉教师培训贷学金的林碧颜,在获颁林连玉精神奖时竟然还受到某些人士的质疑。究其原因,不外是因为不曾有人对她的资料做过有系统的整理与收集,甚至出现在国家档案局官方网站上有关林碧颜这位国家第一位派驻联合国担任常驻副代表、我国第一位女大使的女律师的出生日期也错置为1918年,让她平白比实际年龄年轻了三岁。
事实上,只要对林碧颜的生平稍作整理,不难发现她不但曾为华教贡献,她还曾经于1969年受当时的首相敦拉萨委为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成为65成员中两位女性中的一位,积极参与国家原则组的讨论与草拟工作,我们从小就在学校念的信奉上苍,忠于君国,维护宪法,遵从法治,培养德行”就是当时该委员会的讨论成果。更别说她曾经为马共李明、13死囚抗辩与争取,担任多个工会法律顾问,为工友出头和参与制定婚姻离婚改革法案的事迹了,这样一位贡献横跨多个领域的人物,她的传记与研究至今还未出现。
华社向来对政府教科书中的历史内容偏颇愤愤不平,然而对许多曾经贡献与参与建国的人物研究竟然如此缺乏,在经过严谨整理的可靠资料和学术研究佐证缺席下,面对国家历史资料不全,如何据理纠正?
全面推动华裔历史人物研究,甚至写一本为华裔在国家历史发展中补遗的通史,应该是华社目前应该进行的工作。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院长何启良博士在中文系开了一门《东南亚华人研究》的课,期待在他的熏陶下,有更多这方面的研究陆续出现。

周美芬20111012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