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rch 3, 2011

《万马齐喑》

星洲日报《纵目乾坤》第十七篇

时下政局纷扰,补选一个接一个,两个阵线斗得你死我活,奇招异术层出不穷,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越看越朦胧。媒体或为了中立,或因为实在无法分辨真伪,往往以一句“罗生门”作为结语,留下让读者自己判断,谁是谁非,悉听尊便!反正大家互不信任,“真相”如何因此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多数的市井小民也已见惯不怪,大概也不会以类似的文宣作为投票的依据。

两个阵线的角力,虽然让人眼花缭乱,有时甚至可能引起不安,但只要是论据有理,言论的百花齐放终究是我们应该珍惜与鼓励的,最可悲的反而是冷漠沉寂,万马齐喑!

我非常谅解政党展延党选应付大选的需要,但却无法接受为什么一个对党民主精神可能带来深远影响的重要决策不能让投票者在没有任何“人情”或“害怕被标签”的心理压力下,按照自己的判断与对民主的体认作出秘密投票,而要以“坦荡荡”的举手方式进行?是为了辨清敌我?还是为了可笑的理由:“方便与节省时间”?还是主事者是半仙,未卜先知,已知道大家都会做同样的决定,所以特大不过是完成“手续”,让议案合法化的过程?或甚至反映了主事者缺乏信心,希望通过制造“心理压力”确保顺利过关?为什么代表们对举手投票这个建议没有反应而近乎鸦雀无声?这到底是对领导决策的心悦诚服,还是万马齐喑?

“万马齐喑”这句成语源自于清朝思想家龚自珍的一首诗,话说当时他在面对腐败的清朝政府,主张改革得不到朝廷重用下,48岁毅然辞官归隐,在路过镇江时看到当地人在祭拜天神,作诗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写的正是朝野噤声,死气沉沉的现象。诗文中深刻的反映了龚自珍对时局的失望与对改革的期待,但他祈求的对象竟然是虚无缥缈的天帝而非人世间的君王,此诗寓意深刻,气势磅礴,也透出了其内心深沉的郁闷与失望,但至少他没有沉默,他寄情于诗文,表达了他的看法与期望。

有人说,沉默是因为需要在稳定中养精蓄锐、是因为不想让人感觉再陷“乱局”,但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就等同制造混乱吗?一言堂,党就前途无量吗?为了“稳定”就人人必须沉默是金?对于一个成立了六十余年,曾经也将继续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政党,人民不会希望看到她沦落到像龚自珍那般只能寄望天帝,更加期望那不是因为哀莫大于心死,那不是因为人心已从鄙视、轻蔑进而冷眼旁观,最后选择沉默,不是人们对政治或现况所发映出的一种锥心失望与潜埋于内心的最深沉抗议!


周美芬3/3/2011



1 comment:

Unknown said...

吕秀莲和蔡英文争出线, 有人问蔡英文怎么看吕秀莲, 蔡英文说: ”我对吕秀莲的看法不重要,社会怎么看民进党才重要.” 也许马华中央代表举不举手并不那么重要,华社如何看马华才重要.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