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7, 2010
周美芬:婦女組上議員人數減‧“說話的人應自我檢視”
(雪蘭莪‧八打靈再也)馬華婦女組前主席拿汀巴杜卡周美芬指出,馬華婦女組週六(5月22日)會有這樣的結果,她希望說話的人要自我檢討,自己過去所說的和如今所做的是否一樣。
她也建議有關人士把握住這次“漂白”的機會,證明自己是尊重和正視女性的。
她指出,向來馬華婦女組上議員有3位,在馬來西亞上議員的政治女性代表介於28%至30%。
她週六晚上出席千百家居士林衛塞節花車亮燈儀式後,在新聞發佈會上這麼表示。其他出席的包括千百家居士林會長劉長發等。
她透露,早在敦林良實時代便已首先在各縣市議會落實女性代表權,馬華也是首個在黨內落實女性代表權的政黨。
不介意被指“走後門當官”
她表示,自己並不介意在308落選後,被人侮辱並指為“走後門當官”,甚至被指落選不能當官等。
“如果週六婦女組主席有機會當上議員,並受到這樣的批評和責難也是值得的。”
她表示,以上言論純粹是捍衛女性權利的一份子,以及馬華婦女組黨員的看法。
Tuesday, May 18, 2010
《诗巫补选的省思-国阵快马加鞭吧!》
果如所料,国阵在诗巫依旧无法获得华裔选民的青睐,华裔选民票和乌雪一样面对5%的降幅,这个降幅不但使得行动党在阔别了诗巫28年后重新夺回这个选区,同时也大大的激励了民联的士气,在接下来的砂劳越州选中势必更加的士气如虹!
从两个阵线在竞选期间的言论和拉票行动中,我们不难发现国阵在执政了五十余年,累积了五十余年的选举经验和掌握了执政中央与州的一切资源,加上首相近期的励精图治所展现的革新风貌,甚至候选人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下依旧失去了这个传统堡垒选区,究其原因同样出现在“五十余年”这几个字。
五十年足以让一个人从呱呱坠地转变成满头银丝;五十年足以让一个种族、一个国家和一个政权的文化与价值成型;五十年更能让一个组织笃信一套既定的行政方式与策略而失去了顺应时代调整与改变的能力,因此陷入了无法自拔的传统窠臼,与时代和人民脉动渐行渐远。
在整个选举中,国阵除了一再强调首相广受各族认同与欢迎,但也同时一再的面对种族主义挑战和成效还待时间证明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外,所谈的是老掉牙的回教国与回教党的课题,孰不知这回教的课题喊了多年早已失色,加上回教党和其精神领袖聂阿兹在许多回教课题,尤其是“阿拉”字眼的使用上的开明立场与言论,不但早已使得“阿拉”这个课题对民联再也产生不了杀伤力,反而成了为民联加分与争取支持的课题 (即使他们的言论可能和他们的内心本意有违,但至少他敢讲,也讲得出口!)。
反观国阵领导层的衮衮诸公,虽然已知民心思变,但仍然为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所宰制,我们到今天仍然相信糖果可以赢取民心、赶赴大小庙宇宴会可以获取支持或提供人民小利小惠的民生服务可以赢取政权,因此补选到来等于拨款降临,孰不知这种做法在民智未开时犹如天降甘露般让人感动,但在人民了解国家资源必须用于发展的今天则让人心生厌恶,甚至愤怒,这就说明了为什么钱撒了,票还是没来!
我认为首相所提倡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即使真能口惠实惠的落实于国家政策让人民感受平等,感觉受到尊重却仍然不足,政府还必须立即将许多仰靠人治的政策改为法制,使其制度化!
政府中央、州、县市议会政经文教各领域的土地、发展、拨款与管理必须以制度取代掌权者的绝对决策权,减少人治,自然减少滥权,让人民产生信心。
除此,政府必须先知先觉,自动自发推动与落实一切人民未来所需所求,永远比人民、比对手走快一步,改变目前人民必须经年累月诉求、备忘录呈了一个又一个,提供在野党无数的炒作机会后才姗姗来迟,届时功劳已属他人,徒然为她人做嫁!
因此,当我听到今天还有国阵主要政党的领袖说:“从来没有一个马来人为主的政党,包括民联公正党敢说执政后,要取消或废除华裔所期望的马来特权。”这句话时,我虽然明白他讲的至今仍是事实,但却也同时反映了有关领袖不曾想过或不敢把这个华裔的心愿当成是自己奋斗的目标,不敢想象有朝一日可能在他的策略与努力下大家都心悦诚服的接受改变,因此反映在论政与执政行为与举动上的当然还是以往那一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了!
我要提醒的是,以前也没有人想过有朝一日政府可能会承认独中统考、在2001年前华裔根本无法想象有一天我们也能凭绩效获取政府的公共奖学金和其他很多很多过去不可能现在已实现或即将实现的“梦”,我要说的是从政者不能没有梦,不能不敢梦。心中的那一把火不能熄灭,胸中那一股理想不能被磨损,否则不如退位让贤!
国阵,快马加鞭吧!
周美芬 写于·
17/05/10
放弃自辩的权力
作者:周美芬 (此文完稿于2/5/10,刊登于7/5/10中国报)
最近华总或华总领导人因某电台评论节目主持人有欠公平的点评而抗议,昨天在报上又读到了华总青针对同样点评人的点评所发表的文告,觉得他们的一篇文告其实道出了许多因媒体评论节目、部落格或评论文章受尽委屈的被评论者的心声,只是有些人可以义正词严的发文告谴责,有些人却因为所代表的群体长久以来所背负的负面刻板形象而“失去”了自辩的权力!
1. 社会对从政者(其实大家更习惯把从政者称为“政治人物”),尤其是执政者的负面印象让自辩讨不了好,反而会引致更多更不堪的批评;
2. 普遍认为从政者本来就是公众人物,是靠选民一票才能上位的人民公仆,被批评是天经地义的事,
3. 和以口为生,掌握了每天都有的说平台的电台点评者和以笔为老板效劳的文棍比较,和他们开战无异于自找麻烦,让问题无限延长与扩大;
4. 从政者党内外敌对人都不少,每一个都可能为了护住或护己而对您作出污蔑性的批评与嫁祸,要法律追究还得有钱有闲,麻烦多多,只好忍气吞声;
5. 网上资讯流通自由无疆界,充斥了各种各样似是而非的内幕消息,被扛上了吃不了兜着走,因为民众深信:“真相不会出现在报上,网上的消息才是实情”,尤其是当他看到,读到一些正式文件的时候,读者会更加的深信不疑,但却很少有人询问这内容里有多少成真,多少成假?这里面有没有加油添醋和扭曲的成份?
久而久之,许多从政者就这样逼迫自己学会了对批评“甘之如饴”,把任“舆论”鱼肉当成了从政的代价,最后放弃了自辩的权力!
Thursday, May 13, 2010
周美芬‧爭取人民的信任
作者:周美芬‧2010.05.12
以前曾被告知,如要研究中國歷史,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是必須參訪的地點,因為裡面保存了許多中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包括傳聞中對中國文字發展研究彌足珍貴的一片“僅存”的甲骨文。
去年9月,馬華創黨人和建國元勳敦陳禎祿之女陳金瑞女士,斥資購買兩間馬六甲荷蘭街老屋送給新加坡大學,供新大建築系進行修復成為新加坡國大建築系亞細安建築及城市遺產考究中心!
不久前,大馬另一位建國元勛敦李孝式的長子李劍橋代表李氏家族將其遺留下來的144箱、多達18萬頁完善存檔的珍貴私人書信文件,捐贈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
以上講述的都是文物流失的事件,唯一不同的是,荷蘭街老屋和敦李孝式的文物是由國民親手送出的,保存在大英博物館的文物則是被霸權私運出去的。
對於上述文物的流失,只要是肯定華裔建國貢獻、只要是愛馬華、珍惜華裔歷史的人都會有感受,這種感受包括慚愧、悲痛、更包括了羞恥!慚愧是因為無法把屬於自己的文物保留在國內、悲痛是因為文物的流失,而羞恥則是因為這些建國元勳的後人信任外人的程度,竟然勝於對國人和國家的信任。
今天這種情況的發生,究其原因全在一個“信”字,這個信字是對政府的“信”和對馬華的“信”,因為缺乏對政府的“信”,缺乏對馬華的“信”,所以他們把文物交給可信的單位,而讓人惋惜的,除了政府與馬華,這“可信”的單位竟然還是不在國內而在國外!在新加坡!
以往讀史記,瞭解司馬遷作史記和所有整理歷史者在資料的採用與編輯上都無可避免的必須做出取捨,撰寫歷史者對歷史的判斷、整理功力和史觀對還原歷史真相至關重要,而大馬的歷史教科書、大馬的政治領袖在講述大馬歷史時的偏頗態度,又如何讓這些後人能毫無疑慮的把文物放心交托呢?
最近因為一場烏雪補選,再度引發了華人到底要甚麼的爭論,從歷史文物的流失其實已能見微知著,人民或華人要的是甚麼?其實只不過是一個9筆就能寫成的“信”字。
人民只相信能公平對待所有國民的政府;只相信廉潔、透明的政府;只相信能帶動發展,提昇人文素質的政府;只相信能誠實面對與接受歷史的政府。
在短短7個月內,我們眼睜睜看著建國與建黨元勳的後人把自家的東西往外送,我們必須立即深自檢討,必要糾正,必須行動,建議了多年的敦陳禎祿、敦辛班登紀念館也是時候從政府展延的發展計劃名單裡抽出,立即落實了!
金像獎名片《歲月神偷》裡有一句話:“人,總要信”,信自己、信他人還不足夠,還得讓他人信,讓人民信!失信將失去一切,重建人民的信心是國陣和馬華的當務之急。只要人民“信”得過政府,文物哪會流失?華人還會有奢求嗎?